1公里等于


一、古籍中关于“里”的记载及“里”的长度推定

在《春秋·谷梁传》的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中有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称为井田。井田之地,合计九百亩,其中公田居一。”这段描述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里”的长度概念及与井田制的关联。

再看《汉书·西域传上》,其中提到鄯善国(原楼兰国)距离阳关一千六百里,距离长安六千一百里。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古代的“里”的长度进行更为精确的推断。

关于宋代的“里”的长度,虽然历史上较为模糊,但通过《水浒传》等文学作品及实际测量,可以大致界定。例如,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虽为小说,却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中关于距离和步数的描述颇为详细。结合古时一步约等于现在两步的说法,以及实际丈量标准,我们可以推断宋时的一里约等于300米。

使用现代技术如百度地图测距,楼兰古城遗址至西安、玉门关的实际直线距离与汉载的里数进行对比,经过计算,亦可得出古代一里的大致长度。

二、宋里长度为300米的佐证

佐证一:《水浒传》中的实证

《水浒传》中神行太保戴宗的描写,为我们提供了验证宋里长度的实证。戴宗的“神行法”日行五百里或八百里,若以宋里300米为基准进行计算,其速度及配速均可得出确切数值。通过与现代马拉松运动员的速度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其日行距离的合理性。

具体推算如下:按照《水浒传》的描述,戴宗慢行日行500里实际距离为150公里(300米500),若按每天神行12小时计算,其速度及配速均与现代运动员相近。而快行日行800里的速度则更快,体现了戴宗的非凡能力。

我们还可以将戴宗的行进速度与现代越野超级马拉松的成绩进行对比,以进一步验证其跑力的超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水浒传》在描写距离、时间、速度等方面非常写实,并非夸张之词。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宋里取值300米的合理性。

佐证二:其他文化现象的印证

在半岛的文化中,有“三千里江山”的说法。若按照宋里的长度进行计算,其实际距离与这一说法相吻合。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宋里长度为300米的准确性。

通过古籍记载、文学作品及实际测量等多种方式,我们可以得出宋代“里”的长度大致为300米。这一结论不仅符合历史记载,也与实际测量结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