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言和食言有什么区别
在济阴之地,有一名商人,当他在渡河之际遭遇了意外,船只在汹涌的河水中沉没了。他幸运地抓住了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草,无奈之下只得大声呼救。有位渔夫正巧驾着小船前来,听到商人的呼声,急忙前来施以援手。但商人尚未等到渔夫的船靠近,便急切地呼喊道:“我乃济阴的巨富之家,若能救我脱险,我必重金酬谢,许诺百金之赐!”渔夫费尽心力将他救上了岸,然而商人只给了十金作为答谢。
渔夫不禁提出疑问:“你之前曾许诺百金,如今却只给十金,这似乎不太合适吧?”不料商人脸色一变,怒气冲冲地说道:“你不过是个渔夫,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到十金,难道还不满足吗?”说罢,渔夫满心失望地退去。
数日之后,商人再次乘坐船只沿吕梁河而下。不料船只撞上了石头,再次翻覆水中。而上次救他的那位渔夫恰巧也在场。有人问道:“为何不再次施救呢?”渔夫回答说:“此人出尔反尔,不守信用。”于是渔夫站在岸边静静观望,而那名商人最终溺水身亡。
至于“商贾”一词,古时特指商人。“商”与“贾”在古代是有区别的。“商”指的是那些走街串巷贩卖货物的商人,“贾”则指的是在固定场所坐贾行商的人。“行商坐贾”便成了对商人的另一种说法。后来,“商”与“贾”逐渐合用,泛指所有从事买卖的人。
上述故事中的商人本应以诚信为本,却失信于人。当他再次遭遇危险时,渔夫不再伸出援手。这正应了古人所言:“诚信者,天之道;失信者,自食其果。”诚信是为人之根本,立身之要道。一个人能否遵守诚信原则,是其能否赢得他人尊重与友善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言而无信,最终只会自食。
《郁离子》中记载的这则故事告诫世人:诚信无价,切勿因一时的贪念或小利而失去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最终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