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见惯是指见惯了啥
今天再次捧起诗集,品读着刘禹锡的诗句。
在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常常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朽”便是这种思考的答案。《左传》中提到的“立德、立功、立言”,被视为实现不朽的三大途径。而刘禹锡,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虽未身处盛世,却以他的诗篇,诠释了何为“不朽”。
(《春秋左传》书影,透出智慧的光芒)
刘禹锡,被誉为诗坛的奇才。若他生于一个昌盛的时代,或许就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立德”“立功”之人。命运却让他降生在中晚唐这个逐渐衰落的时期。
(常德刘禹锡像,诉说着历史的长河)
尽管生活充满波折,刘禹锡却始终保持傲骄的品格。从参与“永贞革新”后开始的长期贬谪,到屡次被新贵们排挤,他从未向命运低头。无论身处何地,他心底都满溢着入世的雄心和豪气。
他两首脍炙人口的“桃花诗”,不仅展现了他的诗才,更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除此之外,他的诗句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不充满昂扬的斗志和向上的人生激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寓意着生命的顽强与不息)
有人说,一个人真正的“不朽”是他的精神与思想能够被后人传承。而刘禹锡,正是以他的诗篇,成为了不朽的存在。他的诗作,如同他的精神一般,永远被人们传颂。
今天,我们继续品味他在苏州刺史任上所作的《赠李司空》。这首诗虽然不太广为人知,但却留下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司空见惯”。诗中所述,不仅是李绅的生活场景,更是刘禹锡对时局的深深关切。
(李绅《悯农》诗意,展现了他早年的情怀)
当时李绅慕名请刘禹锡赴宴,席间的歌舞与苏州的水景形成鲜明对比。刘禹锡一边救灾,一边用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痛心。他的每一句诗都透露出对民生的关心与对时局的担忧。
(刘禹锡像,展现着他的坚韧与豪气)
这首诗虽小,却足以看出刘禹锡的性格与情怀。即便人过花甲,他依然是一腔豪气、忧念天下、关爱百姓的“刘郎”。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位置上,把“立德、立功”做到了极致。虽然时代没有给他更高的位置,但他的诗篇却让他的精神得以流传千古。
(河南刘禹锡墓,见证着他的诗与传奇)
刘禹锡的名字虽然渐渐在历史的星空中黯淡,但他的诗篇却永远闪耀。他以“言”留名,成为后世敬仰的“诗豪”。时间总是公正的,李绅或许已被遗忘,但刘禹锡的诗篇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