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低值易耗品包括哪些


一、生产经营成本的经济性质分类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财务分析和成本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按照其经济性质被划分为以下类别:

1. 外购原材料及费用。这包括从外部购入的原料、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等各类物资。

2. 燃料费用。指企业为生产运营所消耗的各种外部购入燃料。

3. 动力费用。指企业从外部购入并消耗的各种动力费用。

4. 职工薪酬费用。这涵盖了员工的工资、福利及各类劳动相关费用。

5. 固定资产折旧费。这是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价值损耗的费用。

6. 利息支出。指企业因借款而产生的利息费用。

7. 税金。包括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各类税款,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

8. 其他杂项支出。这些支出不属于以上类别,但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通讯费、差旅费、租赁费等。

这些成本要素统称为“费用要素”。按照这些费用要素反映的成本信息,可以清晰地展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生产经营耗费及其数额,有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结构与水平。

二、按经济用途划分的生产经营成本

生产经营成本还按照其经济用途被分为以下类别:

1. 研发成本。这涵盖了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生产过程的研发费用。

2. 设计成本。这是为产品、服务或生产过程的详细规划、设计所产生的费用。

3. 生产制造成本。这是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直接成本。

4. 营销及推广成本。这是为了宣传、推广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5. 配送及物流成本。这是将产品或服务递送给客户所产生的成本。

6. 客户服务及支持成本。这是为提供售后服务和支持所产生的费用。

7. 行政管理及一般运营成本。这是企业为维持日常运营和管理所产生的费用。

三、正常生产经营成本的转为费用的方式

企业将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主要根据配比原则进行划分。产品成本在产品未出售前不与当期收入配比,而是列入“存货”进行列报。只有当产品实际出售时,其成本才会转为费用并与当期收入配比。

而期间成本则直接从当期收入中扣除。

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所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如果不列入产品成本,就必须列入期间成本。

四、产品成本的计入对象及方式分类

产品成本的计入对象和方式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并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间接成本则需要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需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后,再计入各产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为基础,结合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以经济合理地分配成本至不同的成本对象。

五、关于筹资成本的考虑

虽然财务费用通常不被视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而是筹资活动的成本,但关于其是否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存在一些争议和不同观点。尽管有些观点认为某些筹资成本应计入产品成本或经营成果,但这些观点尚未被会计准则广泛接受和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