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对孩子真的有帮助吗


众多学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令家长们倍感头痛。随着暑期的临近,家长们开始关注那些声称能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学校和夏令营。这些机构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其理念也千差万别。

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副主委于东辉指出,当前许多所谓的戒网瘾机构主要以惩戒手段作为主要方法。而实际上,真正处于游戏障碍疾病状态的孩子仍然是少数,家长在选择时必须慎重。

游戏成瘾导致学业受阻

近期,一位陈先生向南方日报求助,他提到自己的儿子因过度沉迷游戏而挂科太多,不得不休学。他疑惑地问:“我儿子这样的情况能送去网瘾学校吗?”这反映了不少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陈先生自述,尽管儿子休学后回家时有参与家庭活动,如到修理店帮忙,但其余时间仍沉溺于游戏。幸运的是,他在店内帮忙时并未使用手机。

于东辉解释道,根据陈先生的描述,孩子的状况可能尚未达到游戏成瘾的精神疾病程度,但若持续下去则难以预测。

根据世界卫生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标准,游戏成瘾的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社会功能受损,如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若停止游戏,他们还会出现类似的戒断症状。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江雪博士表示,像陈先生儿子这样的学生,在许多大学中都有存在。他们通常由辅导员或家长带来寻求帮助,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求助。

戒网瘾学校多采取严格

于东辉提到,他曾经接触过一些从戒网瘾学校出来的孩子。他回忆起一个16岁男孩的案例,该男孩被父母送入一家戒网瘾学校后曾遭受打骂,偷跑出来后还与父亲发生冲突。这让他对一些戒网瘾学校的方式产生质疑。

他表示,很多戒网瘾学校采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定,违反者将受到惩罚。虽然也有心理辅导的环节,但更多的是用高压手段让孩子感到恐惧,从而服从。

网络搜索显示,如今“戒网瘾”学校和夏令营的宣传中已不再过多强调“戒网瘾”字眼,取而代之的是“青少年特训”“针对孩子厌学、沉迷电子产品”等更为隐晦的表述。

当以家长身份咨询一家学校时,工作人员强调除了戒网瘾,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开发大脑。于东辉指出,前两年有些戒网瘾学校曾发生不良事件,如打死或打伤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陈静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夏令营质量参差不齐,家长在选择时难以判断其优劣。她表示,虽然短期的训练可能带来一定改善,但要维持长期效果仍需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如何选择合适的夏令营

暑假是家长们面临挑战的时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们担心孩子若留在家中会沉迷于游戏。于东辉建议,送孩子去夏令营是一个选择,但不应寄希望于短短一两个星期就能让孩子完全摆脱游戏。他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建议家长应多陪伴和教育孩子。

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夏令营,陈静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应深入了解夏令营的带领者背景和资质、举办方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其次要考察夏令营项目内容的合理性;最后若条件允许,家长可陪同孩子体验以了解其宗旨和理念。

尊重孩子的意愿也很重要。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有助于选择更适合他们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