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班级的集体活动


近期,济南高新区稼轩小学三(4)班级举办了一场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特色活动。该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如趣味互动、情景剧表演、榜样分享以及回顾日常影像等,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友好相处的重要性,并学习到和谐共处的有效方法。此举不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营造了和谐的班级氛围。

活动伊始,三(4)班的辅导员董莹莹设计了一场新颖的小游戏。她安排同桌同学合作摆出“人”字造型,通过这一游戏巧妙地类比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关爱的关系。学生们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到了同学间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意义。随后,通过字理识字的方式,学生们理解了“友”字的含义——两人朝着同一目标努力,从而明白了友好相处需要建立在共同的目标之上。

紧接着,学生们自编自演了情景剧《教室的和谐》。剧中两位同学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但通过其他同学的讨论和感受分享,让学生们展开了对问题的思考。这种开放式的情景剧设计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快速投入角色,体验内心世界并探讨解决办法。演员张晨曦表示:“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真正做到‘友爱’。”

董莹莹还讲述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如管仲与鲍叔牙等,让学生们学习名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榜样教育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将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获得了行动上的鼓励。在分析班级矛盾的环节中,董莹莹引导学生们回忆近期班里发生的矛盾,进行分类整理,并从双方的角度进行评理。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出了高度的自主性。

董莹莹还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处理方式的利弊,如冷处理法、矛盾激化法、谦让或主动与人和好法等,引导学生们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技巧。在活动的尾声,董莹莹播放了平时拍摄的班级集体活动视频,让学生们从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到友好相处的美好,领悟到友好相处的真谛。

此次活动不仅解决了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活动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次成功范例。董莹莹表示:“小学阶段是孩子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与人为善、与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