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梆面是biangbiang面吗


根据陕西著名文化背景改编的电视剧《白鹿原》当前热播。撇开其改编效果不谈,剧中反复出现的那一碗面食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陕西风情。

在这部电视剧中,这碗面以独特的姿态登场。在剧中,白嘉轩娶的第七位妻子仙草亲手制作了这道面食,她在大柴锅中捞出又长又宽的面条,铁勺里热油泼在辣子葱花上,随后将几碗面端至院内的小饭桌上。

白嘉轩一家围坐在粗瓷大碗旁,无论是坐还是蹲,都吃得津津有味。白嘉轩甚至还为妻子点上一瓣大蒜作为佐料。从他们满意的吃相和满足的表情中不难看出,这碗面已经被家人所认可。

此后的剧情中,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家中院里还是大宴席上,这碗面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佳肴。

这就是传说中的陕西八大怪之一的“裤带面”,也被称为大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面条宽阔如同裤带,因为其制作时在案板上大力甩打发出biangbiang的声音而得名。这个字的造型既复杂又怪异,一般的词典里找不到,电脑上也打不出,但陕西人十有都认识这个字。

秦地智慧非凡,为了这个字的写法,他们编出了多个版本的顺口溜来帮助记忆。即使不识字的陕西老妪也能通过口口相传,不离十地写对这个字。这个字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恐怕就连汉字始祖仓颉也无法确定吧。

在这八百里秦川上,小麦是盛产的作物之一。小麦从丝绸之路传入后,就在三秦大地上扎根生长,为当地人提供了丰富的食材和吃法。陕西的面条不仅仅是电视剧《白鹿原》中的一种吃法。

陕西人对于面的热爱可谓是天生的。走在陕西的大街上,你会发现面馆比饭馆还要多。那么,陕西的面食到底有多少种呢?粗略估计,多达五六十种之多。除了前面提到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还有许多其他的经典面食如岐山臊子面、扯面、刀削面等等。

不同地域又有不同的面食产生。在高原地区,“十里不同天”,到了陕西则是“十里不同面”。华县洋芋面、关中凉面、礼泉烙面等等,各具特色。还有一些时令面食如翡翠面、腊八面等也是陕西人喜爱的美食。

因制作工具和方式的不同,还衍生出了拨刀面、棍棍面、揪面片等多种面食。更有一些名字奇特的面食如猴头面、蕞面等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再加上用米、荞麦等作物制作的各类米皮、面皮等美食更是丰富了陕西人的餐桌。

可以说,陕西人对面条的热爱和创造力是风生水起的。正如《舌尖上的》所说,陕西的面食王国地位无人能撼动。一个普通的陕西主妇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面食。在陕西,不会做面的女人都不好意思给人当媳妇。

在陕西吃面要用大碗,这也是一种独特的饮食习惯。“碗盆分不开”,大碗才能让面条搅得开,不垛不粘,吃着筋道。一位来自江南的朋友初次来到陕西吃面时,看着面前的大碗惊得嘴巴半天合不拢:“能不能换个小碗?”可见陕西人的豪放和独特饮食习惯之魅力所在。

在陕西吃一碗面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幸福和满足的体验。“吃一碗面喜气洋洋”,这就是陕西人的生活态度和幸福感来源之一。如果你还没有到过陕西来咥一碗正宗的陕西面食那就太遗憾了!在这里你可以天天品尝不同的面食种类而不会重样!不叫你吃爬下不是真正的陕西人!不会吃面的更不是我们陕西人!

朋友们别只顾着看《白鹿原》了快来陕西感受一下真正的面条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