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和巧克力告诉我们什么


《查理与甜蜜的巧克力之旅》

这部作品由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源于一部神秘的巧克力制造者的故事。在巧克力的诱惑下,他巧妙地设置了五张奖券,寻觅那些幸运儿。其中,紫罗兰、维露卡、麦克、查理等五个家庭的孩子,凭借各自的财富或运气,聚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光怪陆离的冒险。

影片承袭了蒂姆·波顿一贯的风格,色彩斑斓、人物怪异、服饰迥异,画面特效、色彩应用都堪称经典。影片自2005年上映至今已过去15年,再次观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幻想与新奇的童话故事,更深入地展现了不同家庭、不同教育方式下孩子们的成长与选择。

本文将重点解读影片中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其对孩子们的影响。以紫罗兰和维露卡家庭为例,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父母期待对孩子命运的影响,并对比查理家庭的教育方式,探讨如何做出积极的期待。

在紫罗兰家庭中,母亲的期待是孩子成为天生的赢家,这种期待让紫罗兰在追求胜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有些迷失自我。她不顾一切地追求胜利,甚至在变成蓝莓形状后,最担心的不是身体状况,而是如何参加比赛。这种控的自我认知,让紫罗兰成为了一个可怜的、只为了满足母亲虚荣心的工具。

而在维露卡家庭中,父亲的期待则是通过满足孩子的愿望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这种期待让维露卡变得越来越任性,对别人的感受漠不关心,最终在面对问题时变得无法自控。

相比之下,麦克家庭中的父亲表面上是个普通人,希望孩子讲礼貌、守规矩,但深入分析后会发现,他其实希望孩子聪明,即使有些自大也没关系。他的行为在无形中纵容了孩子的自大。

而查理家庭的教育方式则值得称赞。他们尊重查理的选择,即使在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下,也选择相信孩子,支持他的梦想。爷爷的信任和支持让查理成为一个有主见、自信的人。在面对困难时,他能够保持冷静,最终成为唯一获得大奖的孩子。

这部影片通过夸张的色彩、怪异的人物和迥异的服饰,向我们传达了重要的教育理念。孩子是父母制造的巧克力,而父母是孩子的工厂。从父母的一言一行里,孩子感受到了最初的期待和认同。这些印象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命运。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发自内心地信任孩子、在失败时支持孩子、在成功时认可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积极的期待,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环境。

《查理与甜蜜的巧克力之旅》不仅是一部娱乐性强的电影,更是一部让我们反思教育的作品。它提醒我们:父母的期待和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我们用心去爱、用心去教,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