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一般填什么


工程资料整理细则

一、工程名称及分项工程名称

1. 工程名称:需准确填写整个建设项目的全称,确保与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等文件上的工程名称完全一致,便于统一管理和查询。

2. 分项工程名称:应明确具体验收的分项工程,如“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砌筑工程”等。命名需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以精准反映该分项工程的核心施工内容。

二、验收部位与施工单位信息

1. 验收部位:精确描述需验收的工程部位,如“XX号楼XX层XX轴-XX轴部位”、“地下室XX区域”等,以便对工程质量进行定位追溯。

2. 施工单位:填写承担该分项工程施工任务的单位全称,确保与企业资质、施工合同中的单位名称一致。

3. 项目经理:填写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管理的项目经理姓名,以体现工程管理责任主体。

三、工长及分包单位信息

1. 专业工长:记录具体负责该分项工程施工操作管理的工长姓名,因其对现场施工工艺、流程等较为熟悉,可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2. 分包单位(如有):当存在分包施工时,需填写分包单位的全称,如“XX防水工程分包单位”。在后续相关栏目中,还需填写分包单位的项目经理等信息,以明确总分包之间的质量责任关系。

四、检验批划分与执行标准

1. 检验批划分:按照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依据施工段、楼层、变形缝等进行合理划分。例如,多层建筑的每一层可作为一个检验批;对于大工程量分项工程,可按施工段划分,如每100㎡或一个施工流水段为一个检验批。需清晰填写各检验批所对应的具体部位或区段。

2.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填写施工过程中所遵循的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编号规则应遵循分部工程代码、子分部代码、分项代码的格式。

五、质量验收规范与检查评定记录

1. 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依据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准确摘录主控项目的质量要求条款,如钢筋工程的力学性能指标、抗震性能要求等。

2.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施工单位完成分项工程施工后,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自检。对于主控项目,需如实填写检查结果,若符合规范要求则注明“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若存在偏差则详细记录偏差情况及整改措施、整改结果。

3.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需对施工单位自检结果进行现场验收核查。经检查,若主控项目符合规范规定则签署“合格”意见,若发现问题则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重新验收。

六、签名与意见栏

1.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由负责该分项工程质量检查的专业质量检查员签署本人姓名,对施工单位自检结果负责。

2.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需对质量检查员的检查评定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署本人姓名。

3. 监理工程师签名(实行监理的工程):监理工程师依据现场验收情况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意见。

4.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未实行监理的工程):在未委托监理的工程中,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需履行质量验收职责,并签署意见。

七、总结与注意事项

在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时,务必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完整,签字盖章齐全。这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验收资料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