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苹果为什么叫苹果


如果要列举人类钟爱的水果,苹果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它脆甜可口,价格亲民,色泽艳丽,是近现代人类食用最广泛的水果之一。苹果的历史悠久,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之一。

在古代,苹果并不被称为“苹果”,古人赋予它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林檎。

据汉代史书《广志》记载,林檎似赤柰子,亦名黑禽、来禽。书中描述其味甘,熟时吸引鸟类。这说明在汉朝时期,我国已有关于林檎的记载。林檎之名的由来,与苹果熟透后吸引鸟类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檎这个名字逐渐演变为苹果,这与这种水果的种类有关。当我们说起苹果时,通常指的是商店售的特定种类。但实际上,苹果的范畴非常广泛,所有属于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都可以称之为苹果。

例如,海棠的果实、花红等,在广义上都属于苹果。而最初被称为“林檎”的果实,实际上指的是广义上的苹果,涵盖了整个苹果属的植物。

南宋画家林椿的《果熟来禽图》中,描绘的就是古人所说的林檎。从画中可以看出,古人见到的苹果比现代苹果要小一些,这说明古代与现代常见的苹果品种有所区别。

林檎的演变至苹果的过程,与西方对亚洲的殖民有关。苹果属的物种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欧洲早期培育出的水果与现代的苹果颇为相似,并在殖民时代传至东南亚地区。后来,该水果从东南亚传入,被人音译为苹果。

至于苹果的起源,它其实是梵语中的bimba,读作“频婆”。但在明清时期,口语读音发生变化,因此频婆逐渐演变为“苹果”。而“蘋”字是“苹”字的繁体字写法,所以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苹果”。

现代狭义的苹果主要是指从西方引进的品种,很多人也将西洋苹果这一品种视为最早种植的苹果。在明朝万历年间,《群芳谱·果谱》中记载了苹果的相关情况。这本书被认为是对苹果在最早的记载之一。其中提到的“接用林檎体”,指的是嫁接技术。这表明至少在万历之前,苹果已经传入,并被人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种植、嫁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狭义的苹果起源于西方,但其祖先却来自。在中亚地区,有一种叫做新疆野苹果的植物,它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苹果。这种植物最早在天山两侧生长,后来逐渐扩散到东亚以及欧洲地区。在漫长的时间演化中,通过基因交换和优势植物的组合,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苹果品种。

非常有意思的是,尽管苹果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演变,但它被称为“林檎”的痕迹依旧在许多地方保留着。比如在陕西一带,人们依旧将苹果属的植物称为林檎果。此外在广东潮汕一带以及日本等地,“林檎”这一称呼也依然存在或存在过历史的痕迹。时至今日东亚地区对苹果的热爱已经根深蒂固数千年的时间而更是直接出产了地球上一半的苹果这足以证明人类与苹果的深厚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