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为什么比蛏子便宜


近日,江城的夏日餐桌上,海鲜的性价比显著上升。市场调查显示,众多贝类、鲍鱼、海蟹等日常海鲜产品,价格呈现稳中下降的态势。

尽管当前仍处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禁渔期,海鲜市场却未受太大影响。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更多小海鲜品类进入大众餐饮市场,养殖海鲜的数量持续上升,尤其是在旺季,海鲜的供给量十分充足,导致部分海鲜在禁渔期的价格并未上涨。

武昌的林女士在超市购物时惊喜地发现,小鲍鱼的价格竟然低于3元。她表示,现在吃海鲜比吃小龙虾还要划算。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仅鲍鱼价格亲民,其他如大花甲、蛏子、生蚝等海鲜产品也均表现出价格下滑的趋势。

来自浙资深海鲜从业者徐军表示,这种情况其实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他介绍,由于餐饮市场的节俭风以及海鲜养殖模式的调整,家常海鲜逐渐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类。如今,国内的家常海鲜已经转向以养殖为主,市场供给更为平衡。

禁渔期的到来对某些海鱼、海参等高端品类有所影响,但对于家常海鲜来说,养殖量保持稳定,夏季的出货量甚至有所增大,价格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海鲜养殖户朱师傅也表示,夏季是海鲜的消费旺季,供给量充足,价格相对稳定。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平价海鲜将继续增多,市民吃海鲜的性价比也将更高。餐饮观察人士表示,目前海鲜的平民消费市场已经培育得非常充分,各种海鲜餐饮业态如烧烤、蒸汽海鲜、烧制海鲜等都十分火爆,形成了良好的产销循环。

汉口的水产生意老手董师傅也表示,对于日常消费的海鲜品种,供应稳定且价格亲民,其中鲍鱼、贝类、海螺等海鲜的性价比尤其突出。他还表示,在餐饮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海鲜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