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窗口前跪地签字
据礼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回应,该情况源于县第一医院的疏忽。在设立医保报销窗口时,医院曾考虑到患者的困难,特意配备了椅子供患者使用。由于监管不力,这些椅子不幸丢失,而后续的增补工作却没有及时跟上。尽管这一回应算是及时,但其中的理由却令人难以接受。医院的椅子竟然会丢失且无人问津,难道真的可以让患者在签字时弯腰曲背吗?
从流出的照片中不难看出,该窗口的高度即使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是极不舒适的姿势。此事虽小却也牵动着人心。一方面,人们可能觉得这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习惯了便不再觉得有何不妥;老人在窗口前跪地签字的画面却直击人心,突显了细节的重要性。正如一句古话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些日常的服务细节中很可能隐藏着许多不合理之处。
自从电视剧《的名义》中的“丁义珍窗口”被曝光后,各地纷纷出现类似的“同款”服务窗口。这原本应是推动服务窗口优化的契机。现实中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老人跪地签字的情景再次证明,“丁义珍式窗口”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这也表明,我们不能仅靠媒体的曝光来推动服务窗口的优化。
对于医院、民众办事大厅等服务窗口而言,是否应该有统一的制式标准?虽然完全统一可能要求过高,但对于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哪些设计不够人性化,职能部门应该能够轻易排查和鉴定。
服务性窗口的设计问题只是公共服务人性化程度的一个缩影。它是民众办事时接触到的第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都不能从被服务者的角度出发,再谈其他服务的人性化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了。现实中,一些服务机构和办公楼的外表或许豪华大气,但真正站在方便被服务者角度去考虑的又有多少呢?“丁义珍式窗口”显然是其中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