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是词牌名吗


秦声吟

一、概述

“秦声吟”,亦称“忆秦娥”。此词牌名最早见于《箫声咽》词。在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人认为此词为李白所作,但《李太白》中并无此词,且盛唐时期除李白外,并无其他诗人的作品以此为名。该词牌常有被误归于李白的名下。此调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之句,故得名“忆秦娥”,又有“秦楼月”等别名。

二、韵律形式

该词牌可分两种格律:仄韵格与平韵格。

仄韵格为定格,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以李白词《箫声咽》为代表。

而平韵格则是以贺铸的《映朦胧》为代表,同样是双调四十六字,但前后段各句均为平韵。

三、韵律结构

定格(仄韵格)的韵律如下: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该词牌中的“中”表示字音可平可仄,而“平”、“仄”则代表不同声调的字。

(括号内为对仗内容或发音变化之处。)四、例词展示

例词一:

箫声哀咽夜夜寒,秦娥独守秦楼空。

秋月无情伤别离,霸陵故道心犹重。

夕阳残照照古今,断垣残瓦亦有声。

例词二:

三更月明梨花雪,静夜独照梨园空。

杜鹃泣血愁不尽,声声悲叹人不解。

草枯野寒东风烈,原野深处影绰约。

五、使用要点

该词牌因常用于表达春秋季节的离愁别绪,因此在填词时多注意情感色彩和音韵搭配。入韵的字需用入声字以保持韵味。上下片各有的“双叠句”也是此调的技巧所在,不仅在音韵上要契合,还要在意义和节奏上流畅地过渡到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