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甜的越吃越饿


针对超重/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我经常提醒他们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积极减重。有些患者表示困扰,他们经常感到饥饿,尤其是吃一顿后不久就感到饿,晚上稍微晚一点吃饭就会感到心慌。

这种情况在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尤为常见。这些患者并没有糖尿病,但相较于普通人,他们更偏爱甜食,也更容易感到饿。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会建议他们进行糖耐量试验。试验结果可能会显示,他们的餐后2小时血糖已经处于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前期,甚至已经达到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了。这说明他们的身体对血糖的调控能力已经出现了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一个现象:越是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人,越容易感到饿,也越偏爱甜食。摄入过多的甜食会加剧饥饿感。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我们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血糖会明显升高。为了处理这些升高的血糖,身体会大量胰岛素。胰岛素迅速将血液中的糖分进行处理,供能或转化为糖原储存。在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血糖会经历一个先升高后下降的过程,称为餐后血糖反应曲线。

对于健康人来说,身体的糖代谢能力正常,可以调节这一变化,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对于糖耐量异常和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调控能力受损,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水平会呈现较大的波动。当血糖水平低于基线水平时,患者就会处于一个“相对低血糖”的状态,这时他们就容易饿,特别想吃甜食。尽管他们的血糖水平可能还未达到真正的低血糖水平,没有出现典型的症状,但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疲劳、不耐烦等不适感。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现这种糖耐量异常的现象。即使他们的血糖还在正常范围内,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潜在糖代谢问题,他们对血糖的调控能力较弱,更容易感到饥饿。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建议进行筛查以了解是否存在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如果有问题,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和减重是必要的。控制饮食,尤其是减少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摄入,不饮酒、不喝含糖饮料。养成每天进行30到60分钟的有氧运动习惯。

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超重/肥胖的人可以有效地减少腰围、腹部脂肪,增加肌肉含量和降低体脂率。这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提高机体自身对糖代谢的调节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