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一睡觉就出汗
自入夏以来,天气渐热,气温逐渐上升,孩子们在睡觉时常常会出汗。这让许多宝妈忧心忡忡,特别是当孩子在深夜静悄悄地出汗时。相较于中午短暂的睡眠,晚上孩子长时间的睡眠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擦干或更换衣物,寒气便可能悄然侵入,可能引发疾病,严重时还会影响孩子的体质与正常发育。那么,孩子睡觉时出汗是否正常?其原因又有哪些?作为父母,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一、孩子睡觉时的盗汗症状及类型
当孩子在熟睡中不知不觉地出汗,汗水了头部、脖子和背部,醒来后汗水即止,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为盗汗。盗汗可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两种。生理性盗汗属于正常现象,而病理性盗汗则是异常病态,需要引起妈妈的重视。
二、导致孩子生理性盗汗的原因
1. 孩子生理性盗汗的常见部位主要是头部和颈部。通常在孩子入睡后的半小时内发生,两小时后就不再出汗。
2. 孩子的新陈代谢旺盛是导致生理性盗汗的主要原因。婴幼儿时期,孩子活泼好动,有时晚上难以入睡,在翻滚不停,导致入睡后头部出汗。
3. 父母在给孩子盖被子时,担心孩子受凉,盖得过多结合孩子新陈代谢旺盛,也容易导致睡觉出汗。
4. 孩子日间活动多,产生大量热量,只能通过出汗来散热,所以晚上睡觉时会有出汗情况。
5. 一两岁的孩子无论是中午还是晚上睡前都会喝奶粉,体内产生大量热量,需要通过出汗来平衡体温。
6. 家长关紧门窗怕孩子受凉的做法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也是孩子睡觉后容易出汗的原因之一。
三、应对孩子睡觉生理性盗汗的措施
1. 对于孩子的生理性盗汗,虽然不必过分担心,但仍需采取措施。因为盗汗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盐分的丢失,所以需要通过饮食调理来补充。
2. 晚上睡觉时,可在孩子背部吸汗巾,既吸汗又防寒气。
3. 日常需给孩子勤换衣物,避免细菌感染。天气好时带孩子外出晒太阳,既杀菌又助钙吸收。
四、病理性盗汗需引起重视
1. 生理性盗汗属于正常出汗,只需采取擦汗、换衣等措施即可。但病理性盗汗需及时就医。
2. 病理性盗汗的症状包括身体虚弱、无精打采、不喜欢运动、烦躁、消瘦等。家长需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
3. 病理性盗汗的原因包括缺钙、积食、脾胃集热等。缺钙时需及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脾胃集热的孩子需调整日常饮食,或采用中、小儿推拿、穴位敷贴等方法调理体质。
五、孩子睡觉盗汗的护理方法
1. 孩子睡觉时全身湿透的出汗情况需特别注意。因为此时孩子处于放松状态,毛细血管扩张,若全身湿透易使体内浸入寒气,导致感冒、拉肚子等病症。
2. 家长需勤快地给孩子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爽。擦拭汗水时要用软棉布,避免伤害皮肤。
3. 日常引导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4. 针对孩子盗汗的情况,家长需调整饮食,少让孩子吃荤食和甜食,以清淡为主,避免汗液增多。同时加强学习育儿知识,更好地照顾孩子成长。
总的来说每一位家长都需要了解孩子睡觉盗汗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正确区分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并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处理是确保孩子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