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翻译三四段


“怠”和“怡”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结构和发音不同,因此意思相差甚远。怡字的发音类似于“以”,寓意着享受食物的美好。而怠字则与“台”字发音相近,暗含了重物压心的感觉。类似的字还包括殆、抬、苔、胎、跆等。

“台”字在中文中代表实体,正如《说文解字》所述,台指的是四周高起的建筑物。人们常说心上有压力,就会感到不适,类似于这种压力的感就是怠。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怠的感觉接近于忧虑;而从主观感受上,它则表现为心理压力过重,感觉压抑、沉闷和憋屈。

饭后,特别是饱食之后,许多人可能会出现困倦和嗜睡的症状。中医形象地称之为“饭醉”,类似于饮酒过量的昏醉状态。这种情况是由于突然大量进食或食积导致气血集中在胃肠,暂时导致心脑气血不足。有些人本身气血不足,稍微多吃一点就会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在中医看来就是“怠”,即沉重的食物压在心上。小儿疳积除了表现为腹部、四肢消瘦等症状外,还会出现精神心理发育问题,如嗜睡、精神不振、智力低下等异常现象。

治疗饭醉除了要求患者细嚼慢咽、控制进食速度外,还需要在八分饱时就停止进食,并避免边吃饭边看书读报的习惯。对于食积患者,特别是小儿疳积患者,需要服用鸡内金粉、焦麦芽等物来消食化积。还需要注意清心火、解热毒。

长期的精神压力、负担和不良情绪的积累会导致心脏应激变化,如心率和心律的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怔忡等症状,长时间可能导致胸闷、压抑、胸痛,患者会感觉到有石头压在胸口或有异物在心口窝。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试图通过饮酒来解愁,但这样只会让旧病未去又添新病。

现代身心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倦怠。其中,“倦”代表身体疲乏无力,“怠”则代表心理厌倦,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可能出现反应迟钝。治疗倦怠不仅需要休息,更需要尊重的自愈能力,排除人为干扰,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描述自己勤奋苦读时提到:“即使天寒地冻,手指不可屈伸,也不懈怠学习。”如果将学习视为负担,就很难保持不怠。长期过度努力最终会耗损心气心血,导致懈怠。这时需要适时减压减负、休生养息。

面对懈怠,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除了休息外,还包括站桩或,以独立守神的方式调整身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