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杯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化学检测实验大多为定量分析,其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使用的玻璃器皿的清洁程度以及正确使用不同规格玻璃量器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玻璃器皿的正确使用和清洁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常用的玻璃器皿及其使用方式。

一、玻璃器皿的种类与使用

化学检验实验室常用的玻璃器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容器使用的,如试管、烧杯、试剂瓶等;另一类是用于计量液体体积的计量玻璃量器,如量筒、量杯、移液管等。这些计量玻璃量器的体积计量单位为毫升,其计量的检定条件以20℃为标准,因此在器皿上会有mL、20℃的标识。

(一)刻度吸管

刻度吸管是化学检验实验室使用最多的定量移取溶液的玻璃量器。其规格多样,根据是否需要吹出管尖不能自然流出的液体,分为完全流出式和不完全流出式两种类型。

使用刻度吸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范。将管尖插入液面下约1cm处,使吸管上的刻度面向操作者。然后,用洗耳球吸取液体至所需量标线上稍多点,迅速用食指堵住管口,将吸管移至液面上,垂直吸管,轻轻放松食指,将多余溶液放回试剂瓶中。待吸管内液体弯月面之最低点恰好与所需量之标线相切时,即可认为吸取的液体量准确无误。

(二)量筒、量杯

量筒和量杯常用于量取体积要求不太精确的液体。其容量允许误差大致与其最小分度值相当。量筒的精确度高于量杯。它们的规格有多种,如5、10、25、50、100、250、500、1000、2000mL等。

(三)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种较准确的容量量器,常用于制备一定体积的标准溶液和定容实验。其颜色分棕色和无色透明两种,前者用于制备需避光的溶液。容量瓶的规格多样,如5、10、25、50、100、200、250、500、1000、2000mL等。

使用量瓶配制溶液时,需先将固(液)体物质在洁净小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然后将溶液沿玻棒转移到量瓶中,烧杯用少量溶剂冲洗2~3次,一并倒入量瓶中。待稀释至液面接近标线时,等待片刻,再小心逐滴加入溶剂至液面的弯月面最低点恰好与标线相切。

(四)微量加液器(移液枪)

微量加液器分为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类型。固定式加液器只能移取一种规定容量的液体,常用于标准溶液的移取;可调式加液器可根据需要调整移取的体积,即可一器多用。微量加液器使用方便,体积准确,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检验实验室。其规格在lmL~10uL之间不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

二、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为了确保化学检测实验的准确性,玻璃器皿的清洁程度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洗涤液及其使用方法和洗涤、干燥玻璃器皿的方法。

(一)常用洗涤液及其使用方法:

1. 合成洗涤剂:如洗衣粉、餐具洗洁剂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去油污力强。配制成1%~2%的水溶液后,将玻璃器皿浸泡在其中刷洗。但值得注意的是,残留洗涤剂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反复冲洗干净。 也可使用重铬酸钾洗液利用其在强酸溶液中的强氧化性去除污物等清洁剂进行清洗工作 。其他还有专门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洗液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洗涤方法比如用铬酸洗液等 。这些洗涤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同时对于不同的玻璃器皿需要使用不同的洗涤方法和技巧来保证最佳的洗涤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玻璃瓶胆如果留有残余溶液应当清洗干净以防止影响下一次实验的结果 。 清洗后的玻璃器皿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确保最终的检测结果不受影响 。 干燥方法可以是自然干燥或者烘烤干燥 。对于不能高温烘烤的玻璃器皿如一些定量用的玻璃量器等应采用自然干燥的方式 。而对于其他玻璃器皿如试管等则可以置于烤箱中进行烘烤干燥 。总之选择合适的干燥方式可以保证玻璃器皿的洁净程度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化学检测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每一个步骤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