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古城的历史典故
繁华的古城叠溪
叠溪古城位于松潘以南74公里处,茂县北部,是松茂要道上的重要节点。早在汉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就成为了军事重镇,后来逐渐发展为商贸集散地。1933年,这里的常住人口有577人,房屋270所,街道上的饭店和旅馆众多。叠溪古城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其便利的交通条件,而这里的市场繁荣更是四川地区多山地形中的一片繁华之地。尽管四川地区多山,很多地方交通困难,但叠溪却是一个相对繁华的商贸中心,远离尘嚣,既可以做买卖又能享受清静。
当时,叠溪古城吸引了众多客商和游客前来探访。1933年8月初,时任茂县县长的岩在王镇长的陪同下前往叠溪古城视察。在参观过程中,王镇长介绍了一处神秘的小,洞口只有脸盆大小,深度未知。有人曾往里面扔大石头,不一会儿就会冒出大量烟尘,这种现象让人们不禁好奇。民间流传着一些神话传说,这样的事情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古城虽然不大,但五脏俱全。尽管岩当时并没有在意这些话,但他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见到叠溪古城。
王镇长提到的一个奇怪现象引起了岩的注意:深夜人静时,能听到地下传来哗哗的潮水声。岩推测,可能是因为古城地处地下河的上方,土石疏松甚至有空洞,导致人们能听到流水声。
果不其然,1933年8月25日,岩正在办公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整个古城瞬间塌陷。眼前的房屋纷纷倒塌,连那棵需要十人才能合抱的古老槐树也未能幸免。人们惊恐万分,不知所措。岩第一时间稳住情绪,开始部署救灾工作。通往叠溪古城的路已经消失,高山与大河相连在一起,一片。
一周后,一些死里逃生的陆续赶到茂县报告。他们的讲述让人心惊胆跳:整个叠溪古城仿佛瞬间消失,宛如人间蒸发一般。一些人正身处城隍庙附近休息时遭遇灾难,整个古城仿佛直直地往下掉,远处的山也迎面而来,然后迅速塌陷。有些人侥幸存活下来,但也仅仅是跳过了无数裂缝壕沟才保住了性命。
余震持续了两个多月后更大的灾难悄然而至。形成的次生灾害逐渐酝酿成熟。叠溪古镇地处岷江东岸造成的塌陷使得江水倒灌形成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湖其中最大的有大、小海子叠溪堰等。后的一个月里阴雨连绵江水骤涨岩一直在观察湖水水位上涨情况。一天夜里湖口决堤了汹涌的洪水淹没了下游各地造成比更严重的伤亡。同时科学工作者经过调查测定这次强度为7.5级震中位置在北纬32度东经103.7度有感范围广泛不仅全国多处台记录到震波连印度孟买法国巴黎甚至加拿大渥太华都感受到了震波的影响。此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引发了人们对灾害的深刻反思和研究。
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带主要由几大板块相互作用形成。松潘大所处的南北带是有历史记录以来一半以上8级以上大的发生地。这次叠溪古城的灾害就是发生在这一带上的一次典型事件。对于灾害我们需要加强防范意识掌握自救技能以便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减少损失。在发生时要就近躲避伏地遮挡手抓牢避免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