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感慨句子
“露白今宵始,月光映故乡之亮。”随着九月初七的到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诗人杜甫的名句精准地描绘了这个节气的两大特点:气温转凉和思乡之情。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民俗学博士方云解释了“白露”这一名字的由来:“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随着9月7日白露的到来,济南白石泉畔的秋意逐渐浓厚。摄影爱好者赵琪捕捉到了这一瞬间的美好。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反映了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现象。随着冷空气的加强,夏日余热逐渐消散,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白天仍热,但夜晚气温迅速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露水,昼夜温差逐渐加大。
与白露相关的民间谚语多与气温变化有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游红霞举了几个例子,这些谚语生动地描绘了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
古人将白露节气分为“三候”,从物候变化中也能明显感受到气下降。鸿雁南飞、玄鸟归巢、群鸟养羞,这些生动的景象都表明了秋凉的到来。
白露节气以露水为名,在古人看来,露水是“天之津液”,有着不同寻常的神奇功效。在白露时节,最特别的仪式就是收清露。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描述了这一习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了露水的神奇作用。
南方在白露时节酿制“白露米酒”,口感醇厚香甜。而江浙地区则有食“十样白”的食俗,据说可以润肺抗秋燥,适宜秋天滋补。
露珠晶莹剔透,却易消散。白露临近中秋,这个美丽的节气也承载了文人墨客的诸多情感。《诗经》中的《蒹葭》以白露起兴,美好如心中的思慕。李白和杜甫的诗句也表达了白露中的离愁绪和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