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和爱慕是近义词吗


仰慕和爱慕是近义词吗  

在华安县沙建乡汰溪下游的仙字潭,历代百姓口口相传着一片被雷劈显字的神奇石头的故事。从闽南名城漳州出发往北行走34公里,便可见此奇观。汰溪向东汇入九龙江,形成深潭,对岸的蚶盘山临江而立,危崖之下隐藏着仙字潭。

仙字潭上刻有六处文字或符号,长达30多米。除了一处汉字外,其余五处的36个符号,既有图画的感觉,又有文字的味道。这些符号古老而抽象,排列无序,深浅不一,多数呈现人形,有的如武士争斗,有的如人面兽形,又如蝌蚪之虫痕鸟迹。这些看似记事图形的符号,被认为是古文字的雏形,但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其真实含义无人能识。相传这些符号为仙人所留,是先人留存的神秘密码。

此处已开辟出宽阔的停车场,福建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作室墙壁上贴着保护条款。对面隔溪的崖壁上,“仙字”依稀可辨。这是个山水环绕的山盆地,清澈的溪水游鱼可数,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走在栈道上,面对崖壁上的“仙字”,人们流连忘返。

溪流以石头为底,部分露出水面。涉水到对面崖下,可寻找刻字。其中一处较高的崖刻上方有一深沟,像人工所刻,而非石壁自然裂痕。两处字迹在风雨侵蚀下已不甚清晰。穿越几千年的迷雾,仙字潭的石刻让我们看到了岁月的刻痕,这是一缕沉淀在时光里的文化符号和思绪。

神秘的仙字潭吸引了无数人的拜访。她的谜底是什么?答案是什么?对于爱慕她的人来说,他们都是为了寻找感觉而来,期望自己的诗心与遥远的原始石刻在瞬间邂逅、相通。人与石刻之间横隔着一泓绿水。在仙字潭面前,每个人都仿佛变成了歌者。

一个“仙”字让人着迷和费解,让人浮想联翩。神仙写的字,谁能明白呢?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虽曾游历此地,但面对这些“仙字”,他也选择保持了沉默。从古至今,许多文化人试图解读这些崖壁上的神秘文字。相传一位神仙托梦给韩愈,询问他对这些石刻的看法,韩愈也曾努力研究但未能解读。

近代,黄仲琴教授发现仙字潭石刻,写下《汰溪古文》引起学术界重视,产生了“文字说”与“岩画说”的争论。持“岩画说”的专家认为这些符号是艺术夸张的原始图画。这些石刻深刻达五六厘米,其上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面对仙字潭的石刻,一个当代文学家感叹:“这些石刻真像是一组组儿童画!”我们的祖先正处于人类儿童期,用简陋的石器留下了珍贵的原始文化。古老的炎黄文明由多个的文化组成,仙字潭摩崖石刻是其中璀璨的一枝。

仙字潭的谜团等待着解答。是书?是画?还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图画文字”?朋友们,仙字潭的千古之谜等你来解答!揭开神秘面纱的人将随仙字潭名垂千古。

作者:叶子

  仰慕和爱慕是近义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