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道出诗人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深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这一句,看似是对宇宙浩渺的浩叹,实则饱含着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团圆的无限渴望。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与家人分离,内心充满了孤独和苦闷。他抬头望月,不禁发出“明月几时有”的疑问,既是对月亮的好奇,更是对时光流逝、与亲人分离的无奈感叹。他想象着月宫中的神仙是否也像他一样,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人以哲理化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然而,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中,我们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团聚的深切期盼。他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希望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以此表达对亲人健康的祝福和对团圆的向往。这句词,字字句句都流淌着诗人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他对团圆的渴望,也体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