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红烧大闸蟹怎么烧好吃(详细资料介绍)

秋风起,蟹渐肥,而在螃蟹大军中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存在——“蟛蜞”。每当提起这个小小的生物,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上海的崇明蟹,但其实那只是人们常见的误解。崇明蟹并非真正的螃蟹,而是蟛蜞的一种。它们身形虽小,却同样肥美诱人。每到螃蟹的季节,那金灿灿的蟹黄和饱满的蟹肉总是让人垂涎欲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迷你版的螃蟹——蟛蜞。
在古代,蟛蜞因其外形酷似螃蟹,也曾被人们误食。《晋书蔡谟传》中记载了一位初次渡食客误食蟛蜞的故事。蟛蜞与螃蟹虽然外形相似,但它们的食性和味道却大相径庭。夏天的蟛蜞以芦苇叶子为食,因此带有一种特有的苦涩草腥味。而冬天的蟛蜞则躲在洞中冬眠,此时食用,味道最为上乘,自然少了腥味。
在上海的闵行地区,蟛蜞曾是农家餐桌上的常客。那里的孩子们在夏季的河道边、沟渠里捉蟛蜞,成为家常便饭。黄浦江边的沟壑纵横处,是捕捉蟛蜞的好去处。人们带着小铁锹、蟛蜞条和竹篓,轻易地就能捕捉到这些喜欢打洞的蟛蜞。
个头小巧的蟛蜞肉质,香浓可口。它们不仅可以蒸、炒,还可以油炸,是农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马桥人喜欢制作面拖蟛蜞、毛豆子烧蟛蜞等美食。更有家庭主妇将蟛蜞切块红烧,香味四溢。
除了常见的烹饪方式,醉蟛蜞也是一道美味佳肴。将洗净的蟛蜞放入瓶罐中,加入高度白酒、糖、盐和生姜丝,进行醉泡。第二天即可食用,味道鲜美、色泽自然。而蟛蜞豆腐羹则是另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虽然菜名中有豆腐二字,但实际上与豆腐并无关联。主料纯粹的蟛蜞汁煮出的“豆腐花”,口感香醇,原汁原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蟛蜞已经几乎不见踪影,逐渐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美味。每当秋风起时,人们依然会怀念起那些与蟛蜞有关的美好时光。供稿:白相到闵行 资料:崇明 编辑:斯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