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约而的意思解释词语(谈读书做学问)

我从五岁开始接受教育,至今已逾八十年。对于读书做学问,我有一些个人的体会。学问,无非就是“学”和“问”的结合。“学”就是积累知识,“问”则是探求真理。不学习就无从提问,不提问就无习。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向自然学习,向父母师长学习,向一切可以学习的对象学习。
我们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学问是实实在在的知识,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研究学问的人,应该老老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地去读原著。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基础打得扎实。研究哲学,应该懂得一点文字、音韵、训诂。因为古典著作丰富深厚,若只凭表面文字去理解,可能会偏离原意。
立德为先,立功立言。做学问要以德为本,无德则无法求得真理。一个学者的道德标准起码要高尚。《大学》教导我们明明德,只有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才能真正修身齐家平天下。像孔子、老子、孟子等伟大哲学家,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深刻思想流传至今,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要通过眼耳鼻舌去领会文本的意蕴。当今世界信息繁杂,我们应该正视、正听、分辨善恶是非。经典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趣味,读书做学问要尝一尝其味道。每个哲学家、思想家的思想各有其味道、趣味及思想的倾向与旨趣,尝其味,才能体其道。
学问思辨是读书做学问的逻辑推进过程。博学能使我们的思想眼界开阔,但博而要约,光博不约不能专精。对博约的知识进而要问一个为什么,审问、慎思、明辨才能真正理解。
疑问是读书做学问的重要工夫。对文本或问题有疑问,说明你已经有了体会、觉解和体认。疑问使外在的书本知识转变成自己内在的思想。近现代以来,哲学需要依据自己的实际讲自己的哲学,讲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讲的哲学。哲学观念或思想本是从奇思妙想来的,是思想家、哲学家奇思妙想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