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十八学士茶花优缺点(详细资料介绍)

在广东小城生活十年,没有培养出其他的爱好,却对花卉养护情有独钟。
说到养花,人们常说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这十年间,我在花卉上投入的钱财和精力并不少,盆盆钵钵也空了不少,但我却越挫越勇。每当看到那些花骨朵儿破土而出,那种劲头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我深得多肉植物的喜爱。尽管广东的夏天难当,对于多肉这种“耐旱高手”来说似乎并不友好,但那些色彩缤纷、形态可爱的小肉墩儿总是让我欲罢不能。去年夏天虽然空了好几个盆,但秋天时我还是忍不住在花市买回十盆,期待着今年能够成功养育出状态。
月季花的情形更为奇特。在北方,月季花瓣层层叠叠,像可爱的小包子,但在广东,它们要么变形为“抹布”,要么被小黑飞啃得千疮百孔。我仍被月季的香气所吸引。清晨推开窗户,那缕甜丝丝的香气飘进房间,足以让我心情愉悦一整天。无论是英伦月季的古典美,还是日系月季的清新感,每年秋天我都会忍不住购买新的幼苗,连买土壤和物的钱都舍不得省。
杜鹃也是我后来才加入的“坑”。以前只觉得它是山上的野花,但在花市遇到那些如“鹃之舞”般的品种,枝条舒展如舞蹈,花朵白里透粉,我立刻为之倾倒。杜鹃的各类品种,如皋月杜鹃的骨感、西洋杜鹃的艳丽以及普货“小桃红”的活泼,都曾让我几度养死,但每次路过花市时,我还是会忍不住买一盆回家。大概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个“再试一次”的信念,希望这一次能够成功养好。
除此之外,茶花、兰花、牡丹、芍和绣球也各自有其独特的挑战。兰花在广东难以开花,但其“花中君子”的气质和带花箭时的傲气让人甘心照料;牡丹在南方虽然养不活,但买鲜切花插瓶也能欣赏到其美丽;芍虽然号称比牡丹好养,但也没能在夏天存活下来,于是也成为鲜切花的常客。绣球则是需要精心呵护,怕晒怕淋,一不小心就会枯萎,但其淡蓝淡粉的花球却能让人心生欢喜,即便是投入遮阳棚、遮雨棚和肥料的费用也心甘情愿。
人们常说养花是“花钱买受”,但谁能理解那种“明知艰难却仍要尝试”的坚持?也许是因为每当看到枯枝冒出新芽、萎叶挺立、绽放时,所有的辛劳和投入都变得值得。这或许就是养花人的“瘾”,无法割舍,也不愿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