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80岁老人手机卡新规定(详细资料介绍)

五一假期刚刚过去,江苏扬州的一则新闻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爆了热议,让人既气愤又无奈。
一位已经年满八十岁的管大爷,自八个月大起就失去了视觉的机会。尽管如此,他决定前往营业厅办理手机卡。他以为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和残疾证就能顺利办理,然而现实却让他遇到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难题——工作人员要求他进行“睁眼刷脸认证”。管大爷无奈解释自己天生没有眼球,身份证上的照片也是闭眼的,但工作人员却冷漠地回应说“按规定办事”,拒绝变通。管大爷只能依靠女婿的身份证才得以办理手机卡。
尽管听起来像是一则荒诞的故事,但这却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似乎没有“刷脸”就无法前行。面对像管大爷这样的特殊时,这项技术却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有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为自家的老人线上认证养老金时,因为“睁眼眨眼”的要求而苦不堪言,多次尝试仍然无法通过。面瘫、烧伤、唐氏综合症等患者在面对人脸验证时也束手无策。
更加讽刺的是,距离《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的日期仅剩下十几天,其中明确规定非必要情况下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并且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还有特别条款。现实中却已经有营业厅利用这一规定将盲人拒之门外。涉事营业厅在事件曝光后回应称是“系统规定”,并将责任归咎于“资料不一致”。但问题在于,法律和明明提供了其他可行的途径,为何他们不主动告知和协助呢?是否可以考虑采用身份证机读、人工核验等传统有效方式呢?
此事引发了日报等媒体的尖锐评论,直指问题的核心:“不能只见技术不见人。”科技的初衷应该是为了让生活更加便捷,而不是成为为难人的工具。随着网络的热议,网友们纷纷指责工作人员只会拿规定当盾牌,毫无人情味。残疾人也是客户,理应平等享受服务。
近年来,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无法挂号就医,残疾人被各种系统拒之门外,连最基本的社会服务都难以获取。科技进步了,但门槛却变高了,普通人的无力感也越来越强烈。我们不能因为科技的发展而“人味”。各窗口单位如运营商、银行、医院等,“以人为本”不应该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成为最基本的服务底线。如果连办理一张手机卡都需要“睁眼”才能过关,那么这个社会还谈何包容与温暖?科技应该为所有人服务,而不是成为少数人懒政的遮羞布。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让科技回归服务大众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