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困于情


雨果曾说:

浩瀚无垠的大海比天地更辽远,而人类的心灵比天地更大。

不困于情

人由两笔构成:一笔描绘着执着,一笔勾勒出放下。

《颂古九首》

释梵思

春有百花,夏有微风,秋赏明月,冬观白雪。

心中无杂念,便是一年四季皆有好景色。

面对人生的风雨,任凭风雨飘摇,依旧从容不迫。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莫听风吹树叶声,悠然吟诵,徐行丛林。

竹杖和草鞋比马还轻巧,

任凭风雨交加,也不畏惧。

春风微醺略带寒意,

微冷中,山顶斜阳却相迎我。

回首望去,往昔萧瑟之地,

归去,风雨皆无,一片宁静。

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与友人同游,途中遭遇大雨,同伴们纷纷躲避,唯独苏轼坦然处之。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人生的坎坷,苏轼选择坚守自我,一种不畏艰险的洒脱情怀油然而生。

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如同社会人生中的磨砺和得失,何必放在心上?

不困于情

人生最大的境界是宽容。

它不是懦弱或隐忍,而是不嫉妒、不轻视、不嘲笑、不责备他人,而是体谅他人,弥补他人的不足,赞美他人,原谅他人的过错。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张英

千里来信只为边界墙,相让三尺又如何?

万里长城至今依旧,不见当年秦始皇指点江山。

六尺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正是因为张英接到家书后立即给家人寄去这首诗后,两家都彼此相让出三尺,才有了今天的六尺巷。

心宽万物轻。为人宽容,多一份平和,多一点温暖,生活才会阳光。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年以来喜爱追求道义,晚年隐居南山之麓。

兴致来了常常独自行走,只有自己才能领悟其中的美好。

走到水流尽头,坐下观赏云起时。

偶尔遇到林中的樵夫,谈笑到忘了归家时。

人生境界不外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就像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如果因此而退心,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

当初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不困于情

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隐居在乡村,远离车马喧嚣之地。

为何能做到如此?心境豁达,天地辽阔。

采菊于东篱之下,悠然望见南山。

山景日日宜人,飞鸟上下翻飞。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时,我们也可以像陶渊明一样,收敛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活在当下,行在今日。

《自遣》

罗隐

得意时纵情高歌,失意时也不要忧伤,往事悠悠,令人愁思不断。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何必想太多,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不困于情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便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