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有哪些_100个真实的民间故事
聆听故事,是人类的本能天性。
知名演说家安妮特·西蒙斯曾言:“一个好故事总是充满温情,不似冰冷的数据,因此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无论人心多么机巧、坚硬,都会被好故事所影响。运用故事思维去沟通,这便是其核心所在。”
事实上,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若能融入这种故事思维,与之交流,相较于单纯的说理,效果必然更为显著。因为故事不仅能提供知识,更能启迪心灵。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选择故事来引导孩子认知世界呢?
芬兰民俗学家安蒂·阿尔奈与伟大的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历经数十年,对全球民间故事进行了分类、整理,创立了“AT分类法”。此法让故事的源头得以追溯,如超自然的魔法故事、故事、公主王子的冒险等皆被囊括其中。
《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金典》正是斯蒂·汤普森与其学生半个多世纪以来潜心搜集、整理的成果。此书汇聚了最具特色、辨识度及受欢迎的100篇童话与民间故事,旨在为全球读者呈现原汁原味的故事。
书中收录的这100个历久弥新的故事,跨越了17个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除了部分故事来源于古籍,其余均来自民间故事讲述人的口耳相传。这些故事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呈现出最真实的社会百态,而非仅强调真善美。
以广为人知的《小红帽》为例,尽管版本众多,但多数父母选择《格林童话》版,因其结局为猎人战胜大灰狼,解救小红帽与奶奶。这种结局符合父母对真善美的期望,保护了孩子的天真善良。我们是否真的应该回避故事中的阴暗面?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教育孩子需让他们识别危险。回归故事的原始版本,让孩子直面现实,理解生活的凶险,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无疑是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
《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金典》中的小红帽故事版本便展现了这一真实面貌:小红帽在森林中遭遇大灰狼,因天真无邪而引狼入室,最终与奶奶一同被吞噬。这一结局或许不是每个家长所愿见的呵护,但在孩子某天听到“童话都是骗人的”时,我们至少给了他们真实的世界。
书中收录的故事以叙述为主,不过多评价与价值判断。虽然故事间有下意识的分类编排,但这种编排仍能让孩子在熟悉中感受变化,触及故事的内核,即我们希望传达的成长智慧。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可鼓励其独立阅读后进行深度思考与互动交流。而最理想的方式仍是亲子共读。找个时光,与孩子共享原汁原味的故事时光,体察他们的情绪变化,无论是欢喜、不安还是好奇……都是与孩子共度的宝贵时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