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妖塔真的存在吗_世界上有九层妖塔吗
影视资讯快报:九层妖塔的神秘面纱
关于“血渭”的称呼,可能初听会让人觉得有些奇特。原来,“血渭”是藏语的音译,意味着“幼鹿”。因为该墓葬群坐落于血渭草场,故此得名。实际上,“血渭”也音译为“偕微”“洫渭”“斜外”等,由于是音译,称呼并不统一。
谈及《鬼吹灯》中的“九层妖塔”原型,我们不得不提到热水一号大墓。这座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都兰县热水古墓群的王墓,可以说是该书灵感的来源。大墓以其为中心,周围分布着160余座形制各异的墓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墓葬群。其规模之大、祭坛之宏伟、形制之独特,在考古界堪称一绝。
热水墓群不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依山傍水,而且在当地藏族民间传说中,其地下有着九层之深,被俗称为“九间妖魔楼”。传说中,格萨尔王曾与妖魔激战于此,留下了无数宝藏。青海地方学者三木才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这座大墓属于吐蕃苯教文化系统。苯教本身就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其关于“九重天”的观念,以及墓前的“苯神血祭”祭祀沟,都为这座大墓增添了更多神秘的面纱。
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发现,不仅在民俗文化、传说和中具有特殊意义,更成为了小说创作的灵感之源。其墓主人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团,但根据其形制、规格和规模等级推断,墓主极有可能是王一级的贵族。而关于其年代问题,社科院考古所王树芝研究员通过树轮年代学的方法断定其封土年代应在715年或之后。
至于血渭墓群的族属问题,学界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属于吐蕃族属;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可能是吐谷浑王墓或吐蕃的吐谷浑邦国墓。无论哪种观点,都反映出这一地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古墓却屡屡遭到盗掘者的光顾。尤其是在民国时期,都兰地区的古墓就曾遭到军阀马步芳工兵的有盗掘。而近年来曝光的“2018血渭一号墓”被盗案更是揭示了盗墓者的猖獗。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文物保护与公众考古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是否只有借助像张献忠的“沉银”与海昏侯的“金饼”这样的噱头才能吸引公众眼球?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中来,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这些问题的答案迫切需要我们去寻找。
参考文献:
三木才、刘树军:《都兰古墓1号殡葬民俗文化考察》,《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年第6期。
王树芝:《青海都兰地区公元前515年以来树木年轮表的建立与应用》,《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
三木才:《关于“苯神血祭”仪轨与都兰吐蕃古墓研究》等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