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数据要求_效度分析法是什么
效度在测量理论中的定义为:在一系列测量中,与测量目的相关的真变异数和总变异数的比值。效度反映了测量方法的有效程度或正确性,对于问卷测量而言,其核心就是考察问卷题目是否准确有效。具体可以分为四大类:结构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和其它效度(判别效度和聚合效度)。
一、结构效度
结构效度主要用于评估测量结果的数据结构与问卷设计是否相符。其分析主要使用因子分析,通过提取公因子分析因子中的累积贡献率、共同度等来评价实测指标与设计目标是否吻合。
二、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关注的是测验题目与所要测量的内容维度是否匹配。其判断主要依靠专家判断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推断法。要确保内容效度良好,需要明确测验内容的范围并确保取样具有代表性。
三、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是指测验得分与外部效标之间的关联程度。它包括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主要用于查明自编测验的效度或评价原测验的预测能力。
四、操作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时,首先要设置维度个数或使用特征根大于1的方式进行调整。查看KMO值和巴特利特检验值,以确定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中,可能需要删除“共同度”值较低的项和“错位”的分析项。重复调整直到结构一致,并对因子提取和信息浓缩进行简单分析。
还要注意样本的特征和效标的选择,以及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在处理数据时,要注意样本量、共线性和信度等问题。例如,当共线性太强时,可能导致KMO值无法输出,此时需要先进行相关分析查看各分析项间的相关系数情况,移除掉相关系数值过高的项后再进行分析。
五、举列分析
以SPSSAU为例,提供具体操作步骤和判断标准。如判断区分效度时,可以使用E平方根法、HTMT法和MSV与ASV法。若E平方根值大于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则说明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在聚合效度方面,需要观察E值、CR值以及标准化因子载荷等指标,确保潜变量与测量变量之间的一致性。
[资料1]
罗霄的著作,针对移动学习情境下学习者对平台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深入探究。该研究详细分析了影响学习者产生正面口碑的重要因素,对于移动学习平台的优化和推广具有指导意义。此项研究来自西南交通大学,并已在2020年成功完成。详细的DOI号为:10.27414/ki.gxnju.2020.002876。
[资料2]
朱福英的论文,专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构建与应用。该量表旨在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该研究由南昌大学完成,并在2022年公开发表。其详细的DOI号为:10.27232/ki.gnchu.2022.000235。
[资料3]
刘思玲的论文,针对网络成瘾量表的系统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此项研究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网络成瘾量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该研究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并在2020年取得成果。其详细的DOI号为:10.27178/ki.gjxsu.2020.001093。
[资料4]
佩的研究,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感觉处理测量量表(SPM-P)进行了汉化,并对其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此项研究对于在国内更好地应用该量表,以及提升学龄前儿童感觉处理的评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来自佳木斯大学,并于2022年完成。其详细的DOI号为:10.27168/ki.gjmsu.2022.0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