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上的廿是什么意思_农历二十怎么读
你每天都会遇到它,
你知晓它的含义,
然而你可能未曾唤出它的名字,
因为你无需过多提及。
于是,它成为了一个熟悉的陌生陪伴。
但若你要用文字去描述它,
就得留意它的使用场景。
这个字,就是“廿”字。
别看“廿”字简单,它却蕴藏大学问!
“廿”字或许显得生僻,但实际上,它与你的生活紧密相连。
只要你关注日历上的日期,你就会频繁看到“廿一”、“廿二”这样的字眼。
错误地将其读作“二十”是不准确的!
你知道“廿”字如何发音吗?
你了解“廿”与“二十”的区别吗?
让我为你一一解答——
“廿”字读作niàn,也可以写作 “卄”。它是由两个“十”字组合而成,代表着“二十”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二十”和“廿”是有区别的。
除了上海等地的方言中,“廿”主要用于书面语,不常用于口语;而“二十”则既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书面语追求精简,常常用“廿”来代替“二十”,如在农历日历上的日期表示。书名也常使用“廿”,如《廿二史札记》、《廿二子全书》等。
古代的文言文喜欢使用这种精简的字词。古人还创造了如“卅”表示“三十”,“卌”表示“四十”等字词。在文言文中,“廿”常被用来表示“二十”。在古代章回小说中,也常用“廿”来表示“第二十回”,如“廿二回”即指“第二十二回”。“廿”也用于古代纪事中的时间表示。
然而在现代文章中,“廿”的使用相对较少。在描述年龄或日期时,更倾向于使用“年方二十”、“芳龄二十”等表达方式,而非使用“廿”。而在诗词等韵文中,“廿”则更为常见,用于遵循格律和字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