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节的谚语_关于春节的介绍100字


春节,最为盛大、热闹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无数名篇佳作以此为题。今日,让我们一同在古诗文中探寻春节的传统民俗,感受那份喜庆的节日气氛。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新桃换旧符忙不休。

此诗可谓家喻户晓,述说了春节的欢庆与希望。在一片爆竹声中,辞别旧岁,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享美酒佳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换上新的桃符,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与活力。

《除夜雪》

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天教佳瑞伴岁除。

屠苏未举灯前草,桃符已写待春初。

常言道“瑞雪兆丰年”,在古代农耕社会,除夕夜的降雪意味着来年的丰收。陆游笔下的雪,是上天赐予人们的礼物,他来不及等待屠苏酒的醇香,便已在灯下飞快地书写着迎春的桃符。

关于春节,古诗中常提及的屠苏与桃符,究竟何物?

屠苏酒的传说

据传,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所创制的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疠之邪的功效。后经唐代名医孙思邈的推广,逐渐流传开来。饮屠苏酒时讲究的是家中年纪最小者先饮,年长者后饮,以此寄托对孩子健康成长、老人长寿的美好愿望。

桃符的寓意

古时辞旧迎新之际,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于门首,意在祈求福祉、驱除灾祸。桃木被认为具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后来,桃符逐渐演变为纸张制作,称为“春联”或“春贴纸”。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传统习俗,如守岁、压岁、拜年等。守岁是除夕夜的传统活动之一,又称为照虚耗、点岁火等。人们守夜至深宵,灯火通宵不灭,以此祈求家中财富充实、岁岁平安。而压岁钱则是给孩子的一种祝福,寓意镇恶驱邪、压住邪祟。拜年则是人们相互表达祝福、辞旧迎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