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理想的诗句_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诗句


活人之已死,死人之犹存。那种真正的活着,不在于生命之息的停留,而在于心灵的持续照耀。今日我们要向大家分享的是关于那些始终为民众利益着想的的赞誉之词。

如郑板桥的诗所描绘:“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他以清廉自守,不取民之一针一线。还有和凝的诗句“先遣五坊排猎骑,为民除害出神京”,他为民除害,不惜先行探路。这些好官的例子数不胜数。

古人有诗赞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好官的魂魄如英雄般长存于心中。如况钟所言:“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他的廉洁自律,让百姓感激不已。

苏轼感叹:“祝君如此草,为民已恫瘝。”他心系百姓,以民为本。陆游则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虽地位低微,但心怀,不忘责任。

徐夤祈求:“拜祝金山乞,为民求主降神尧。”而元稹则“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他们均以民为先,矢志不渝。

再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照汗青。”与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留名于世。

戴书伦希望“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黄遵宪则表示:“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力谁任。”他们忧国忧民,视利益高于一切。

白居易告诫:“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告诫世人要清白做人。麦孟华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曹植则慷慨激昂地表达:“捐躯赴,视死忽如归。”他们均为献身,舍生忘死。

杜甫对民生疾苦深表同情;左传中的格言教导人们临危不惧、忠心报国;黄庭坚为民,哀痛言辞深切人心;王昌龄期望边疆安宁;宋捍东与张载均强调为民众谋福祉、开太平之志;而鲁迅与谭嗣同更是横眉冷对一切恶势力,为民众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