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的孩子缺少什么微量元素


开学了,孩子们都已经回归学校和课堂。有些孩子活泼好动,家长可能会担心这是否是“多动症”。实际上,好动和多动症并非一回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儿童多动症,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儿童多动症,也被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孩子的智力和基本正常,但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并且在家中和学校都难以与他人相处。

国内的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多动症的总体患病率约为6.26%,其中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专家指出,生物学的假设可能解释女孩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与男孩相比,女孩能够制造更多的多巴胺受体,这种受体使她们相对受到保护。多动症女孩的症状表现也与男孩有所不同,她们可能更偏向于注意力不足。也有极端情况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女孩。

早产儿及剖宫产儿患多动症的概率较高,大约60%以上。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的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8-9岁,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家庭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孩子自身的发育状况都可能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

那么多动症的孩子具体有哪些表现呢?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注意缺陷、多动行为以及冲动行为。注意缺陷是指孩子在认知活动中注意力短暂、不能集中,容易分心。多动行为则表现为不良、调节不良且过度的活动。冲动行为则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常常行为鲁莽。除此之外,多动症孩子还可能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注意力障碍、控制能力差、学习困难等。

那么如何预防儿童多动症呢?防止铅中毒是很重要的。研究发现,铅的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及冲动存在关联。为了预防铅中毒,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铁的食物。孕期吃鱼量和孩子日后患儿童多动症的概率也有一定的关系。用游戏帮助孩子成长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因为儿童有自己的世界,游戏正是他们的语言。通过游戏,他们能表达出内在世界与想法,并借此与环境互动和沟通。

当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后,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要清楚认识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疾病,不要错怪孩子,更不能实施打骂等高压教育。明确病因,及早治疗,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正确心理行为治疗、规范物治疗和合理饮食疗法也很重要。

对于如何对多动症患儿实施正确教育,家长应该了解儿童多动症的特点,要求必须切合实际,不要过于苛刻。要把孩子过多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面上,加强集中注意力的培养,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学会与多动症患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