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制作课程培训
《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匠心之作
由光线传媒供图,展示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海报。苏斌,一位在三维动画领域深耕多年的设计师,正在用心地演示着哪吒三维动画的制作,这一幕由记者吴君摄下。
我国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2023年2月13日得以铸就,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累计票房(含预售)达到了惊人的百大关。影片中无数精彩的动作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观影人数超过2亿的观众中,苏斌作为参与《哪吒2》制作的三维动画设计师,对电影中的几个关键动作片段记忆犹新。他和他的团队负责了约10分钟的动作制作,每一帧动作、每个表情都凝聚了他们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赢得信任的预演片段
苏斌,32岁的他,是湖北武汉漫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已经在三维动画设计领域耕耘了15年。他与四川成都的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因一个项目结缘,并受邀加入《哪吒2》的制作团队。
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苏斌团队以极高的专业水准制作了一个哪吒与太乙真人骑乘飞天猪在太虚宫上空飞翔的3分钟动画预演片段。这一精彩呈现立刻赢得了导演饺子的认可与信任,大大增强了苏斌的信心。
导演饺子的话一直萦绕在他们耳边:“认真对待观众,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成为他们工作的座右铭。
制作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困难的是哪吒、敖丙与三个龙王在空中对打的场景。面对没有现成运动画面和真人表演动作可参考的难题,苏斌团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尝试。
骄傲的创作瞬间
苏斌感到特别骄傲的是电影中哪吒打土拨鼠的片段。这一原本外包给国外顶级视效制作团队的片段,因为导演的不满意被收回。苏斌及其团队接手后,细致地修订了许多细节,使其呈现出更具风格的画面。
从初入行业的18岁青年到如今拥有20人团队的动漫制作公司负责人,苏斌见证了国产动画从学习国外技术到如今越发成熟的过程。他也亲身经历了国产动画制作团队的成长与变化。
刚入行时,国产动画主要面向低幼年龄段观众,对动画的风格、语言、动作等细节并不特别重视。如今,随着国产动画团队的成熟和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讲述的故事也愈发精彩。
在苏斌看来,成功背后是无数次的失败和坚持。虽然曾有被客户指责的伤心时刻,但这些经历都成了他成长的阶梯。他深知一个优秀的三维动画设计师不仅要有耐心和细心,更要有对工作的热爱。
“我们动画中的动作多源于生活。”苏斌分享道,他平时会仔细观察人们的走路形态和动物的动作表现,并存储一些精彩的短视频作为灵感来源。这不仅是他对工作的热情体现,也是他带领团队不断进步的秘诀。
如今,苏斌的团队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20人,最年轻的成员只有22岁。他们的作品不仅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让人们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实力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