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随感200字


《村戏之歌》

关于村戏,简而言之,它是乡村的舞台剧,草台班子演出的传统艺术形式。从古至今,村戏都承载着乡村的回忆与情感。今日的城市,虽然热闹非凡,却总少了那一份乡村的热闹与纯真。每当夜空中的霓虹灯闪烁,歌声随风飘荡,总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故乡的村戏。

我的故乡位于鲁西南的黄河岸边,那里有着白玉奶奶庙的传说。每年的正月庙会,都是村里的大日子。那时,县里的剧团会来到村里,一连演上五天。传统剧目如《铡美案》、《三哭殿》等,都被演绎得惟妙惟肖。十里八村的亲朋好友都会聚在这里,共同欣赏这一出出亲情联谊的剧目。

故乡的人豪爽直率,讲究待客之道。庙会期间,每家都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互相走动,增加交往。这已经成为乡村最朴素、直接的交流方式。唱大戏是庙会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请来戏曲班子,吹拉弹唱几天,为村民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气氛。

在过庙会的前几天,乡亲们就会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收拾庭院、准备酒食。而戏班子也会提前赶到,搭建舞台、安装音响灯光。那平日里破败冷落的戏台,也会在此时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铿锵的锣鼓、悠扬的二胡、嘹亮的唢呐声,传遍整个村庄,为乡村涂上了一层绮丽的色彩。

庙会日那天,演出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下午、晚上都有精彩的戏目上演。乡亲们早早地就为自家和亲戚占好位置。戏还没开场,台下就已经坐得密不透风。台上的演员们唱得慷慨激昂,台下的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即使是孩子,也是被戏里的翻跟斗或武打场面所吸引。

随着开放的推进,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电视进入千家万户。不出家门就可以观看各种娱乐节目,村戏因此日渐衰败。偶尔有次演出,也只留下稀稀落落的老年看客。但近年来,镇里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提升模式,让更多接地气的文化体育活动覆盖全镇的村庄社区。村戏也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乡村振兴、文化振兴的一部分。

今年春节假期,我回到故乡,恰逢村里正在演出村戏。那简陋、破败的小戏台早已改建成了乡村振兴大舞台。铿锵的锣鼓、传统的唱腔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看的群众大呼过瘾。镇里的文化教育宣传工作也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自然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演出。

此时此刻,虽然我离开了故乡,但村戏的唱腔仍然隐隐约约地传进耳中。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慨那曾经辉煌的村戏、儿时魂牵梦绕的记忆,如今又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只有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才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