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啥要赛龙舟,这故事可长了!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其背后确实藏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故事。相传,这个故事与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学识渊博,一心报国,提出了许多富国强兵的建议,但遭到小人谗言和当权者的排挤,最终被楚怀王流放。

在流放期间,屈原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和国家的衰败,心中无比悲痛。他写下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如《离骚》、《九歌》等,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奸臣的愤慨。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屈原知道楚国已无力回天,于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悲愤地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当地百姓得知屈原投江后,纷纷划着船去打捞他的遗体,但最终未能找到。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便将划船竞渡的方式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赛龙舟。同时,人们还用吃粽子、挂艾草、饮雄黄酒等方式来纪念屈原,希望他的精神能够永存。从此,赛龙舟就成为了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不仅是对屈原的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