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里藏着屈原的故事 你知道为啥要吃它吗
吃粽子源于纪念屈原,这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忠心耿耿,却遭到小人谗言和排挤,最终被流放。当他听到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时,悲愤交加,于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怀抱沙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
当地百姓得知屈原投江后,非常悲痛,纷纷划船去打捞他的遗体,但未能找到。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便将米饭用竹叶包裹起来,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吃下这些饭团,从而放过屈原。久而久之,这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因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人吃粽子不仅仅是为了品尝美味,更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敬仰。同时,吃粽子也象征着对屈原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