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措施
何为“人力资源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指的是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将部分或全部人力资源活动相关的管理工作委托给其他企业或进行专业处理。
人力资源活动不仅涵盖了人力资源的载体——即人员本身,还涉及围绕人员产生的一系列事务以及针对人力资源开展的管理活动。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分为人才外包、人事事务外包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业务范围和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
三种人力资源外包类型的区别
人才外包,也称为人员派遣或劳务派遣。在这种形式下,用人单位(派遣公司)提供劳动者后,并不直接参与劳动者的具体指挥与管理。用工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派遣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管理和指挥权力,但劳动者的工资、社保等费用由派遣公司负责支付。
无论是人事事务外包还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员工的管理和业务决策权均由外包公司掌握。企业将人力相关事项交给外包公司后,不再直接介入具体的业务操作,而是由外包公司独立判断和执行。企业支付给外包公司一笔总费用,至于外包公司派遣的劳动者数量、能力以及劳动力成本,企业并不直接干预。
人才外包的优势与挑战
在通信行业中,人才外包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用人方式。接下来将重点探讨人才外包对企业的好处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 人员编制优化,满足企业灵活需求。采用人才外包的用人形式,企业能够保持精简的人员队伍。当企业拓展新业务时,可以迅速增加人员;当业务收缩时,则可以减少人员,不受固定编制的限制,避免因短期需求而长期雇佣员工。
2. 最大化服务,降低风险。外包员工与外包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包括劳动合同签订、接转等工作都由外包公司负责处理。这样,用工单位既减轻了人事负担,又规避了辞退员工可能带来的风险。
3.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企业中通过人力外包方式采购的非核心、操作性的岗位服务,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特别是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内部用人成本高,通过人才外包采购低价值劳动力服务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手段。
尽管人才外包为企业带来了价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从实践角度看,企业在管理外包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外包员工的归属感较弱,离职率较高。由于外包员工的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但工作场所通常在用工单位,这种“两不管”的情况可能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从而增加人员流动性及新人培训成本。
用工单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可能降低效率。虽然用工单位会对外包员工的工作进行管理和考核,但往往缺乏与正式员工相当的激励措施。这可能导致外包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感和成就感,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员工关怀,减少外包员工的隔阂感。建议用工单位将本公司的管理适用于外包员工,例如邀请他们参加团队活动、年终晚会等,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减少心理隔阂。
2. 给予有效激励,增强外包员工的公平感。用工单位应平等对待外包员工和正式员工,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福利,以减少他们的不公平感并提高工作积极性。
3. 为外包员工提供职业发展通道。用工单位应为外包员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晋升机会,以增强他们对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