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教案20篇
一、阅读教学三步曲
英语阅读教学可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堂提问和教学活动,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读前活动(Pre-reading)
读前阶段是教学的预热时间,教师可利用此阶段进行一些与阅读材料有联系的提问和趣味活动,既能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熟悉阅读中的新词,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1. Free talk
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内容,教师可采取Free talk的方式,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谈论与阅读文章相关的话题。这样既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生验,使他们在阅读中建构起与阅读话题之间的联系,还可以缓解学生读前的紧张心理。
2. 读前提问
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看封面,分析封面上每个人的表情、动作,引导学生表达出他们脑中已有的记忆;也可以通过题目所给的信息,引导学生预测文章内容。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你为什么要选这本书啊?” “从封面里,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故事会讲什么?”等。
3. 听音乐
另一种读前缓解学生紧张心理的方法是让他们听音乐,因为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音乐或歌曲,例如,在指导英语阅读时,如果涉及天气话题,就可以选择《How Is the Weather》这首歌。
4. 看图猜生词
教师还可以通过看图猜生词的活动为后面学习做准备。只需呈现那些非常影响阅读的生词,用图文搭配的形式呈现其含义,也可以在学习新词的过程中渗透拼读规则。
以绘本《Have You Seen My Cat?》为例,读前活动目的应链接学生生活经验,在整体大语境背景下进入绘本阅读。教师可以设计通过歌曲感知绘本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低段绘本阅读教学环节的认读练习,并通过观察书本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三、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读中活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并学生使用有效的阅读技巧。
1. 低年级学生
对于低年级学生,图片承载的信息更多更有趣。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图片环游,有顺序地展开故事情节,并捕捉文本中未曾呈现的细节。此过程是对文本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是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奠定基础。
2. 高年级学生
对于高年级学生,任务型阅读则是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培养其快速捕捉关键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可围绕书里人物、信息、情节发展、矛盾产生及如何解决问题而展开。
四、读后活动(Post-reading)
读后活动是整个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设计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以巩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 复述活动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炼阅读文本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本的主体结构。可以通过口头概括故事梗要或模仿朗读绘本故事等形式进行。
2. 笔头练习和手抄报、海报制作
教师可以利用写作来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例如进行采访活动或根据阅读材料制作手抄报、海报等。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绘画和创意能力。
3. 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
在《Have You Seen My Cat?》的读后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做。例如,口头概括故事梗要、带着感情模仿朗读绘本故事、片段表演或创编故事等。这些任务有助于学生巩固故事内容,培养其逻辑思维、表演和创造能力。
五、资源分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资源的分享。这包括但不限于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通过资源的分享,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设立一个资源分享的环节,让学生在课后自行查找和整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输出活动来巩固学习内容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表演、创作等拓展性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