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的气压范围海拔1600米气压大约是多少


气象探空领域的新锐装备——探空气球的视角探索

最近,一种用于气象科研工作的无人飞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看似“流浪”的气球,实际上是我们高空探测的得力助手——气象探空气球。它常常被人们误认为是不明飞行物,但在气象工作者眼中,它是亲切而重要的“大白”,也被誉为“勇敢无畏的高空探险家”。

气象探空气球是一种重要的气象探测设备,被用来探测从近地面到高达35km高空的各种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气压、风向和风速等。那么它是如何完成这一高空探测任务的呢?下面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简单来说,气象探空系统主要由探空气球、探空仪、地面数据接收雷达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其中,探空气球是整个探测系统的载体,负责将探空仪运载到高空;探空仪则是高空探测系统的核心,负责采集高空气象数据并发送回地面;地面数据接收雷达则负责与探空仪通信,接收其发送的高空气象数据。

探空气球的设计十分精巧,它像运载火箭一样,以6-8m/s的速度载着探空仪飞向高空。根据探测高度需求的不同,气球有300克、750克、1600克等多种规格。其中,1600克的气球在充气后地面直径可达2.5米,随着升空和气压的变化,气球会逐渐膨胀,最终时的直径可达8-11米,场面相当壮观。

除了作为载体外,探空气球还在风向和风速的获取中扮演重要角色。它的水平位移被用来计算风向和风速。

探空仪是高空探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它由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测量电路,控制(解码)电路,发射电路和电池等组成。被探空气球带到高空后,探空仪不断采集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数据,并与地面数据接收雷达进行通信,将采集的数据传回地面气象站。

整个探测过程的实施需要地面接收雷达的密切配合。从探空气球释放探空仪的那一刻起,雷达就开始。气球和探空仪飞到哪里,雷达天线就到哪里,直到气球。期间,雷达不断发出询问信号并接收探空仪的回答信号,从而确定气球的位置、距离、方位角、仰角等信息。探空仪还将采集到的各高度层的气象数据不断发回地面。

气象探空气球的释放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需要申请空域。一般只有在高空气象站所在地才能见到其身影。全国虽然有几万个地面气象站,但高空气象站仅有120个,北京只有一个位于南郊观象台。

气球释放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分别是北京时间01时15分、07时15分、13时15分、19时15分。在这些时刻,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高空气象站,那么你就有可能亲眼见证这场高空邂逅。无论天气如何恶劣,这些气象站都会照常运营。

气象探空气球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如同一个从地面到高空的CT扫描仪,逐层扫描并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立体的观测。它为天气预报提供了丰富的高空气象数据资料,促进了预报水平的提高。气象探空气球还多次参与南极和青藏高原的科考活动,为评估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高空探测技术不断革新发展,而气象探空气球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与北斗定位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携带着国人的祝福和梦想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