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重阳糕,北方人最爱的传统美味,香甜软糯,过节必吃!

重阳节习俗中的糕文化
每年的重阳节,人们登高赏菊,其中食糕更是重要的仪式感。重阳节中的糕文化源远流长,寓意着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在江南地区,重阳糕尤为盛行。
说到重阳糕,不得不提长三角地区的特色糕团。重阳节期间,这里的糕点铺纷纷推出特色糕团,如苏州的黄天源、采芝斋等老字号糕点店的重阳糕广受好评。而在杭州,江南春的桂花栗子糕和知味观的重阳糕深受市民喜爱。这些糕团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安徽的一些地区,重阳糕又称为“花糕”,是传统的重阳节食品。为了增添美感,人们会将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并在糕面上洒上木犀花,使其更为香醇可口。而在上海,除了老字号的沈大成、乔家栅等糕点店的重阳糕外,一些小镇的特色糕点也备受瞩目,如松江叶榭镇的叶榭软糕和闵行颛桥的桶蒸糕等。
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长三角地区,重阳节的“糕文化”已成为推动养老一体化的重要力量。随着长三角地区老龄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和习俗来推动养老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重阳节的糕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有助于增强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共同参与到养老事业中来。
为了推动养老一体化,长三角地区可以借鉴颛桥糕会的成功经验,举办各种重阳,汇聚各地的知名糕点,吸引市民游客品糕、买糕,增强人们对重阳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文化认同,实现公共服务、产业布局、民生服务的一体化,为四地老人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的大环境。重阳节中的糕文化不仅让人们品尝到了美味佳肴,更传承了的敬老爱老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