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千字科普:凤尾的寓意是什么意思(详细资料介绍)

人常说的一句成语是:"宁头,不做凤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宁愿在一个普通的环境中表现出色,成为领军人物,也不愿意在一个高等环境中默默无闻,处于末流。这就像是在升学过程中,许多家长和学生常常面临的选择。
近期正值中考和高考的关键时刻,对于那些差了几分没能考上名校的学生,他们与考上的学生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差异呢?
以全美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史岱文森高中为例,这所学校就像的重点高中,录取只看考试成绩,不看家庭背景、推荐信和课外活动。尽管这所学校的名气很大,录取率却只有5%,但仍有大量的学生对其趋之若鹜。有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上这样的重点高中真的有用吗?
对比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的比例,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显然表现更为出色。但问题在于,这真的是因为学校加持吗?还是因为本身学生的能力就强?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经济学家开始了一项研究。
他们关注那些只差一分或两分没能考上史岱文森高中的学生,以及那些刚好超过录取分数线一两分而考上的学生。这两组学生的实际水平应该非常接近,于是经济学家开始这两组人,观察他们日后的大学入学情况。
经过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史岱文森高中的“加持”作用在这些学生身上并没有显现。无论是大学先修课程分数、大学入学考试(SAT)成绩,还是他们最终进入的大学,这两组学生都没有任何差异。
这个结论令人惊讶。难道说,高中里的好老师、好同学、更难的课程,对人真的没有影响吗?至少在这个研究中,影响并不明显。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大学。对于那些被名校录取却选择去普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前途会受到影响吗?答案是不会。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的日后收入水平与去名校的学生基本相当。
老于在此有一些感想。其实上述研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敢报名高难度录取的学校,本身就意味着学生的真实水平已经接近或达到学校的标准;即便没有被名校录取,但只要努力,普通学校的学生也有大放异彩的可能;这两个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不能完全代表大多数情况。但结合实际观察,老于认为,那些差几分没能考入名校的孩子,在一所普通高中的成绩往往也是名列前茅的。而关键不在于学校是鸡头还是凤尾,而在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正如玄幻小说中的情节,鸡经过努力可以进化为凤凰,但凤尾如果不作为,就只能是凤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