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到底合不合法 工人权益谁来保障
关于“996工作制”的合法性问题,在中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而“996工作制”意味着每周工作满12小时,每天工作6天,这显然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加班上限。
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角度来看,即使部分企业声称“996”是经过协商达成的,但这种协商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容易侵犯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主要依赖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会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工会的监督作用往往有限,劳动者维权面临诸多困难,如举证难、成本高等问题。
因此,要真正保障工人权益,不仅需要法律层面的完善,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以及发挥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也是保障工人权益的重要途径。

